西元二○一六年五月廿二日歲次丙申四月十六日
                    仙佛借竅訓
   道場倫理 圖治勵精
   言行修身 職責使命 
   成全帶動 奉獻犧牲
   三清四正 涵養愿行 
   考驗渡心 任勞理明
   承上啓下 護持初衷
   吾乃   
  濟公活佛 領了  
命 來至慈音 進門參過
皇容 問聲徒兒可精進
   平生無負 修道稱名 建功當以內德根基紮穩
   品文道器 原則精進 行我性海刻骨銘
   逆風而迎 一言唯心 圓月圓缺我勉求己反躬
   我愿志之 衆生迷境 做天下表率綱領
   我心將往 陋室無侵 任重道途唯吾德馨
   我心將往 薪火牖名 滿月 格外分明
          調寄:滿月




   天心大悅降爾福康擁門積慶人禎祥
   天保九如汎汎舟揚君子感昭德無疆
   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履踐功夫日月長
   天爵人爵渡己渡人是何人間溫情享
   大道不行世賢不敬憑團重動結群黨
   通身是眼聖在誨規凝庭尊推止齊莊
   行立坐臥進近即佛心天鑑察無欲剛
   有為有守過則更將向登理域浩然養
   一股蕩平人思心不結養力合邪狂張
   成大器者博聞心靈修修聚融性海洋
   展鴻圖基綿代則塵往道業發心闡揚
   人才延綿一興誠紅忠心耿介無鬩牆
   同堂優瓞則代柱門圓方學知真棟樑
   種瓜得瓜作福滿恂地顯格聖一寸方
   同修提倡修間智慧天愛義局正正當
   盤銘浴子身人不慆禱奉同德同緣幫

西元二○一六年五月廿八日歲次丙申四月廿二日 
                  仙佛借竅訓

   鴻運大展喜上眉心 人多貴事家和道興
   平安福送有緣惜珍 盡人合天萬里鵬程
   程鵬里萬天合人盡 珍惜緣有送福安平
   興道和家事貴多人 心眉上喜展大運鴻
             吾乃  
  南屏道濟 奉
旨 來至佛宮 隱身參叩
皇容 再問聲徒兒可高興
   人生歲如梭 一道彩虹 人生世曲終 一淨土的塵
   天上的神仙笑 為道的人 喜愛那捨得 卻貪求多築夢
   修行皆重視 表面道情 要怎麼收成 要怎麼栽種
   包容心快樂 不掉陷阱 縱然是命裏坎坷 失意從容
   當一份心發起 仁人播散溫馨 內心裏有感覺 
   有報恩有感動 思忖有分享 尋找在人海縱橫 
   聽天命謂之道率性 受天幫助而赴蹈仁風 立愿的一刻
   那一生的誠 重道的使命 尊師堪任 足建修功德 
   都謹言著中正 知足的快樂 叫我知命立命
                     調寄:知足

   父慈子孝孫滿天命祝光慈悲三曹航
   萬國九洲三春永續唱為濟濟大同昌
   青紅白陽換吟聖傳功道音深慕先王
   修士不改家德接千弘務道辦俎豆香
   走馬來朝齊納臻承府涵養廣獻專長
   一日歸今禮儒門滿院愿行仁辦末場
   我執未去詩時難迎孝先百善於廳堂
   天事人事容舊生香送君素心不可量
   隨緣隨順隨風憫心一恭敬誠在佛堂
   道之宗旨末秋與眾良行一親里仁鄉
   承歡養志千正成溫綱上合家家道康
   經典道場範崇文化統名四端八則常
   溫故知新道善德宣效謙平生白圭臧
   靜以身修貫上己道下讓志道手足相
   儉以養德不信之人不儉領同空著忙
   自覺自決百尺竿頭不倦耕鋤種苗秧
   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啟迷茫
   魚貫行走功在當下利在千秋萬世仰
   原泉滾滾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自強

   (宮廟圖)訓中訓
   儒門迎送納德吟 春滿人間福滿門 忠孝院府弘功唱
   祝禱天地圓滿臻 承接千聖傳永續 天命不慆智慧恂
   愿行涵養仁廣愛 義顯格局聖音深 濟慈悲憫眾生難
   心香一柱誠則靈 紅塵往事隨風去 今朝改換舊時容
   詩禮齊家子孫倡 瓜瓞綿綿代代興 身修作則一貫信
   道範千秋上善崇 正己成人聞過進 聖賢思則近在心
   誨人不倦道宣化 溫良恭儉讓謙名 上行下孝統綱領
   志同道合一家親 修道不將佛規敬 憑何修養登天庭
   團結向心凝聚力 融合尊重推動  奉光道務

   道成天上眾生得道如願以償
   鴻圖大展笑口常間功德圓滿
   平安健康心想事成平安健康
   天天有今天天天喜上眉梢前
   師徒一條心祝老師福澤天下
   請老師撥轉渡更多眾生上岸
   道務鴻展一團和氣大悟大徹
   道傳九洲恭禧發財幸福美滿
   萬事如意健康長壽身體健康
   搬新家新氣象道傳萬國九洲
   道傳全世界赤子之心快樂行
   慈音喬遷之喜壇主團結一心
   風調雨順世界平安五穀豐收
   聖凡如意合家平安六六大順
   超群拔萃出群拔類道務鴻展
   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幸福美滿

   訓中訓:心
   健新世之喜 子傳身恭展 撥心祝更氣幸

西元二○一六年五月廿九日歲次丙申四月廿三日 
                  仙佛借竅訓
   一句諾言 不過輪迴一場 幾經風霜 再見問已滄桑
   綿綿道遠 彎彎曲曲徘徊獨徬徨
   心已傷 永遠永遠不敢想
   風塵僕僕 繁華浪濤迷惘 天南地北 認準明天方向
   路行黯淡 點亮一盞燈火的明光
   心悟覺 悟覺命途的惆悵
   若珍惜的人 歲月擔在身上 
   緣份的傳遞 一直續接命掌
   若前世約定 今世做個師徒掛牽腸 
   師愛徒願徒修辦往
                  調寄:千古


    宮廟圖訓中訓 心訓中訓



    南屏道濟慈悲白話訓摘錄(5月22日)

    ◎剛剛唱得歌,徒兒們感受很深。徒兒們經歷了慈音從無到有,再從有幾乎到沒有,再從幾乎零的時候,再到如今買了佛堂,這算有還是沒有呢?徒兒們是喜悅嗎?入了新家值得喜悅,但是家大業大,責任更大,肩膀上的重任更多,徒兒們今後的目標、理想、方向是什麼呢?前賢來慈悲開荒多少年了?(19年)。將近二十年,你看看辦出了什麼?可以給個己一個稱許嗎?十九年前如此,十九年後依然如此,是否覺得很感慨,以前這麼多人,現在還是這麼多人,這叫原地成長。經歷過困苦、悲傷、難過、起起伏伏,今後的腳步更要僅慎。今天有了一個家,那就表示我們可以改革,一個新的開始,棄舊迎新。每個人都要好好的改革,格局太小了、太狹隘。上天給我們很多、很大的,我們今天平平安安的修辦著福與慧,我們有珍惜嗎?有做好自己嗎?我們如何去報答,上天所給予我們的?守住你自己的愿。「愿」原來的心。修辦道幾年了?是不是能夠始終如一?是否有守住根本?不改初發心,方見始終,有根源的泉水,不斷的湧現出來,一個真正修行、行道德的人,就像那有根源的泉水,一直的湧現,不管白天、晚上。就算遇到了坑洞、低窪地區,他還是一直不停的把它注滿,注滿以後一直不斷的往前流進,一直流到大海。修行這條路坑坑洞洞的,徒兒們是搬石頭來當自己的墊腳石,來把坑洞補滿,還是拿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呢?這種的修養,徒兒們能夠覺醒,全新的覺醒,重新的啟發良知良能,而能夠清明,成為內聖外王。屆時在生活上,在自己的生命中力行道德。由修身到平天下往外的開拓,至於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
    ◎修行不可以老是在原地,要自我不斷的成長。修辦了幾年,道的發展都是在人心的用心,你們都不用心,也許有一點點的成就。看看多少年了,還只是如此,難道你們都沒有一點的反省嗎?道親來來去去留不住人,那為什麼留不住道親呢?你們有從自己去反省嗎?去體悟嗎?當你環境、條件、本身所俱有的都比別人好,可是所收穫的卻比別人差,就要在自己身上找毛病。當你不會找毛病的時候,你只能在原地難過悲傷。如果再不求發展、進步也只是這樣而已。徒兒們願意只求目前這樣子而已,那別人也幫不了你。今天我們有一個家了,好好的規劃、策劃,怎麼打造一個修道的家園,一個溫暖、安祥、和氣、和諧、一個團結、一個向心寧靜、柔和、尊重的道場。
    ◎今天這是勵德班,修身立德,建立模範。這個立德就建立模範的立,然後立即立刻,馬上去做,做了以後還要勉勵自己。今天是勵德班,你們怎麼沒有展現出砥勵的動力。每個人都傻傻的坐在那,整個人都傻傻的,都是勵德班了還坐得這個樣子,多沒精神。怎麼顯現出你們的活力呢?這道場沒有活力,為師說你們要像那泉水一樣,不斷的湧現、湧出來。泉水不會停止,如果有人拿石頭擋住它,它還是從旁邊出來。如果遇到低窪地區、坑坑洞洞,它還是很有活力的,一直把它填滿以後,繼續往前進,它的目標在大海,你們的目標在哪裡?目標現在過的好就好了,一點修道精神都沒有,為師說了你們還是這麼沒有精神,知道精神在哪?精神拿出來。孔子信己可以成道,見世人可以成道。聖人之道化天下,你們有這種覺醒嗎?為有自我的覺醒,才有自我的決定,自覺自覺,決定什麼?(決定自己的目標)那你們目標是什麼?(理天)那你做什麼呢?(渡化眾生)。你渡化眾生,你修辦的精神是什麼?你看看你們有些已經修道很多年了,那有的修辦幾年。精神在哪?(化世界為大同)那目前該做什麼呢?修道的精神目標,對後世負責,不但這一輩子要負責任,對後世、後面的眾生也要負責,樹立一個榜樣、模範。比你晚求道、修道都是後學,都是後面的眾生,你們有樹立一個典範嗎?修行不就是要效法聖賢,不然你們在修什麼呢?每天所談的是是非,所想的是勾心鬥角,看誰比你好把他壓下去,每天勾心鬥角想這些,想要如何超越別人。自我覺醒、自我決地以後,在道場中擔任職責使命。職責使命大大小小,不分高低,每個人盡自己的一份心罷了!既然是勵德班,就是必須要勉勵自己,不是說你所聽的、所想的,都還是跟從前一樣,怎麼叫進步。如果別人所講的,你聽不懂就是要自我勉勵了。也許你們覺得為師說的比較嚴肅一點。但是,你要進步就是要自我約束,不能什麼都要跟從前一樣,這樣沒有進步空間格局太小,所以你們要改革、太陝隘了,沒有深度、寬度、廣度、更沒有氣度。常常說奉獻犧牲,奉獻給自己,犧牲給別人。你的初發心,寧願他人出苦,犧牲自己,這樣的心消失了嗎?少說話、多做事,在道場上任勞任怨的不多,任勞抱怨也多,這樣的人很多。還有一種人「任怨」就是不任勞,寧可別人一直說他,他就是不做,這種人也很多。任勞任怨是為自己而做,還是你是為上天而做、還是為為師我而做、為佛堂做、為同修做、為眾生做?(為自己而做)。都明白,但是明白歸明白、做歸做並沒有同步是雙向。你們都是前賢,你們所做出來的模範、所做出來的行為,都是讓後學學習。你看看你們讓後學學習了什麼?擔任職責使命,是你自己的決定,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圓滿,做就要完成它。既然奉獻了犧牲,就不要在希望有所回饋。
    ◎為師講話慢是希望你們想一想,邊聽邊自己思存,不要每次道理講過了,你就忘了。道理你們聽得不比別人少,聽了這麼多、也瞭解這麼多,請問一下你做了多少呢?若你不做,當然不順利的就多了,你知道而不去做,反方向而行,當然就不順利。當你不順利時,就覺得是上天虧待了你,有沒有想過是上天在提醒你?遇到逆勢,考考你的智慧;遇到逆境,驗驗你的真誠。你看寶劍鋒利,是經過磨鍊的,玉不琢不成器,逆境才出人才。不要把自己看做跟以前一樣,你所接收的也只能跟以前一樣,你接不到更上一層,是否自己能夠以身示道,對於佛堂的互持,是否有時也是懈怠,我有事情晚一點再來、我很忙。是否能跟當初你求道的心,那樣的喜悅、那樣的付出。
    ◎我們都是道場上的中間份子,是一份很神聖的職責,你如何做到承上啟下,對於點傳師不方便說的話,你們是不是能夠維護呢?是否有下情有上達,上情有佈達呢?否則上面跟下面沒有辦法溝通,溝通受到阻礙而產生了誤會,你們這中間的橋樑是否出問題了?是否疲憊不堪?是否損壞了?如果疲憊不堪、損壞了怎麼能夠載承一切的重擔。也許你們覺得為師講的話太過嚴肅,但是這些都是你們所欠缺的。今天既然參加勵德班,就不要想要聽好聽的話,就不要想聽我所讚美的,讚美你有時只是增加你的氣焰,只是讓你更加的得意忘形。也許你們有些人覺得說我才剛剛入道場,並不是很瞭解,也許有的人已經幾年了對「道」、「悟」,還不是很瞭解,對佛堂還不是很瞭解,但是不瞭解也沒關係,這些都是你們今後要學習的,所要做的,如何做到承上啟下,不是嘴巴說說,每次都講了,點傳師慈悲如何如何,那點傳師所講得話,你們有佈達下去嗎?那後學們所需要的、有所疑惑的,你們有上達給點傳師知道嗎?若是沒有到時候,事情一呈現出來,大家都說不知道、不瞭解,上面不瞭解,下面不瞭解,那你們這些中階的也不知道,那這樣大家都不知道,你說你這個佛堂、這個道務怎麼推動,大家一問三不知,上至點傳師,你們這些後學、講師、壇主、辦事人員通通都不知道,所以場務耽誤就在這裡。今後的方向目標確立出來、策劃,家大業大格局要大,都是一個機會,上天給了我們這個機會,我們就要去改革,而不是守舊。你不改革就是守舊,守舊是不會發展的,我們道的宗旨不變,但是隨著環境方便法門,如何去呈現?如何把道帶入?世界潮流在變,我們不變,但是我們可以展現一股新的力量,新的道貌。我們所變的不是外在的表像,而是我們內心的成長。
    ◎都是老道親了,還講這些,你們現在懂了,下次就又忘記了,就在懂、忘記之間,可見你們沒有自我的覺醒,自我的決定,決定了就不改變了。前賢們都把你們看做小孩子,但是你們永遠都不長大嗎?還要前賢像教小孩子一樣教你們嗎?(不要)但是你們每每做出的行為都讓前賢不放心,讓前賢把你們當小孩子教,那你永遠就是一個小孩子,永遠沒辦法長大。道場是一個家庭,你長大了別人沒長大,會不會互相拉扯、會互相提攜,你長大要幫助同修一起長大,否則有人長大,有人不長大,那你到底是要長大還是不長大?(長大)
    ◎我們不要辜負上天所給予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感恩、報恩。那你如何感恩、報恩呢?感恩、報恩不是天天掛在嘴巴上,感謝天恩師德、感謝前賢慈悲,每天都掛在嘴上,你也只是耍嘴皮,空口說白話,你說多了,你如何給後學一個信心、力量呢?後學每天都在那邊看你說,說的頭頭是道,可是你做了又是一回事,那人家怎麼信任你呢?對於這個「道」怎麼信任呢?有沒有自重自威呢?有沒有莊重自己呢?自重威儀自然顯現出來,比你說一百句還有用。那你說你要自重自威,你平常內心的培養、修練有沒有?守的住自己、沉的住氣。不是整天向外嘻嘻哈哈。一點沉悶就守不住了,太沉了、太悶了,那是因為你不肯去學,去學隨順環境,隨順人世,你只看到你自己,好像別人都要配合你、別人都要迎合你,才覺得是對的,只有自己而已,那你是孤單寂寞的,你孤單寂寞你還怪人家,為什麼別人給你孤單寂寞,道場沒有給你溫暖,這樣一直演變,到最後這個道場沒有溫暖。徒兒來道場、佛堂不想來了,好像每次來佛堂沒有給予你所要的,但是沒有給予你所要的,也是你自己造成的。
    ◎坐的挺就有精神,剛吃飽坐的樣子,你看如果為師我坐的這個樣子,你們看得下去嗎?你們想想看,剛剛為師一進門,看你們坐的這樣,為師作何感想。今天你們不是新進道親,要人家原諒你、要給你鼓勵、包容你。你是新進的道親嗎?如果你說你是新進道親,那為師對你寬容一點,給你一點成長空間,但你不是啊!你們修辦幾年了?修辦很多年的都不見了,這樣怎麼會有一個接續,慧命的傳承要培育下一代,結果下一代也沒有培育,道親都不見了,這怎麼會是一個道場,道場的倫理、道場的接續、培育下一代,是否能夠盡心盡力的,毫無保留的去教導。看到後學們比你們成長,你是否能夠有喜悅的心呢?覺得比你行了、比你厲害就容不下了,這也大有人在。所以教導後學都留一手,又不是說以前學功夫留一手,我們有盡心去教導嗎?留了一手,留來留去結果也留不住人。職責使命說你擔起來,職責不要去分大跟小、多跟少,是否能夠把你目前所做的職責把它做好。即使你的工作是很渺小的,是不是能夠把它盡心盡力的完成。大道場人才要多少?工作有多少?細微處有多少?如果每個人都還分彼此,你說這個道場多累。分配工作是因為事多、工作也多,大家一起合力來完成做好,展現出我們道場的一個體系、精神、模範。每個人都沒有各司其職,搶位子、大風吹,大家開始搶位子了,自己的位子,自己工作不做好,互相看結果事情都沒有把它完成。也只能夠是敷衍、應付而已是這種態度。你說你對上天誠心,你對修辦多麼的盡心,你可以騙的了別人,你騙的了自己嗎?
    ◎心性沒有堅定、沒有辦法堅持,修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徒兒們要常常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是後學了、不是新道親了,時時刻刻要展現自己是一位前賢,所做所為,有多少的後學在看著你,要有這樣子的決悟,你才會進步。不是老是當自己是後學,就是一直在看著前賢做什麼,永遠自己都是後學,這樣不會進步,也沒有空間讓你成長。徒兒們要明白,今天不在是為了自己做功德,你的使命是什麼?不是為小利、小慾、為自己做功德而已。今天我們的志向、目標、理想是傳承下去,不斷的一直傳承,而不是只是看在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的功德、我今天行了什麼善事、我今天做了什麼有利於眾生的事,不要把自己格局在這裡,顯得非常的小氣。每個人所呈現的都這麼小氣,那你這佛堂怎麼會大氣,佛堂的格局就小了,而且要把所做縱然是有功德,也是要回歸上天、諸天仙佛、同修、前賢、眾生。貪天之功以為己力,道的興敗都在上天,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量力而為,報恩了愿而已,盡人事聽天命,而不是在爭奪自己有多大的功德,要知道今天若是沒有上天給你這個福份、福慧,你如何能修辦呢?修行人守住自己的性德,不要去貪求你未獲得的,你貪求你未獲得的,把你所擁有的喪失掉。自己的性德具有無限的智慧、福報。守住自己的愿心、守住自己的根本。
    ◎要知道如果沒有經歷過哀與怨,感受生命成長,付出的代價所受的折磨非常的多。但是再回首是喜悅的,可是有些人連回首都沒有機會,因為他經不起考驗、磨練,哪來的回首,沒有過程哪來的回首。先看看自己一路走來心酸與喜悅。身為壇主、講師不要台上講道,台下什麼都不是了,不要上台講道就什麼事都不做了,事情是辦事人員的事情,有分的這麼清楚嗎?同心協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不要去分,也不要說我是講師,我是來帶動你們的都要聽我的。當了講師要做好承上啟下,壇主不要不明白自己的責任,所該盡的使命跟職責要做好,這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叫你其他事都不用做了,這還算修辦嗎?有人只修不辦,什麼都不做,有的人做做做,但是不修練、培養自己,這都是不圓滿。我們行外功,但是內聖也要培養,要知道我們的內聖必定包含外王,我們這個外王是有根的,不是你在盲修瞎坐、瞎辦,末後了要修自己的內德,不要只圖道名、建功、立德。為師是說不要只貪功。功要建立在內德,內德包含了外王。內聖外王聽起來好像非常的嚴肅。其實你把它想很簡單,真的也很簡單,你說出來的話你做到了,就有內聖外王。你說到做到,也要有一定的涵養,有一定的定力,你才能做到,這樣你的內功就有培養。所以想想你自己說的話,你做了多少,完成了多少。有的人說話很快,馬上就出口成章,你有沒想過你能對你說出的話負責,說出來的話能夠負責任,你的涵養有多大,你有內聖,當你做到了就有外王。那你說渡人有沒有可能?你一向為人處事、做人做事、說話謹言慎行,你去渡人人家一定跟你來。
    ◎有沒有看書?有沒有看經典?有沒有學以致用,要多看一些經書,你看了經書,你講道理你都講你自個的體悟,講多了講久了就是那些而已。你有沒有引經據典?借用聖人的言語來給你助力、來應證。不然你不看書,你講道理就是那些,都是講你自己的體悟,那你的體悟你是否有天天進步呢?還是你要講課了,趕快充實一下。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還需要學嗎?還可以學嗎?師曠回答他炳燭之明,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你文章講好學好學,借這麼一段話來說聽的更明白。沒有讀經典,你的程度就只有這樣,想去渡程度比你好的人,人家信你嗎?會願意跟你來嗎?所以你就把自己侷限在這裡了,是你自己把自己給侷限了,沒有人侷限你們,天也沒有侷限你們,老師也沒有覺得上天侷限了你們、侷限了你們的發展,是你自己侷限了自己。同樣的也侷限了別人,因為同修之間是互相的,你的程度就是這樣了,那大家的程度都差不多。因為人是非常容易受互相影響的,所以致於道的人,考驗物質考、環境的艱辛,怕穿不好、吃不好這個你要如何與他抗,一個人的意志力,隨著物質的引誘而轉移的話,你要怎麼跟他談修行呢?所以人很容易被環境影響而轉移,人與人之間也是,為什麼要說同修互相提攜呢?同修要互相提昇,不是互相拉扯。為師希望你們能夠做到,聽了你們幾十年的好好好,聽再多也沒有用,做給為師我看。如果每一個人可以拋卻自己的私心,能夠公心一片。布殼鳥餵養牠的小孩,從大餵到小,從小餵到大一視同仁,沒有分別心。孔子教導他的兒子跟他的學生,是一樣的知禮而已沒有其他。我們在培養人才,當你適才而用,無關乎人情也沒有私心,沒有說我對這個人比較好,我就大力的栽培他,但是要看是不是適任,而你不喜歡的人,他有才能而你卻不用他,不讓他展現。要以道場、道務的推廣、救渡眾生的心來辦事,而不是看自己的心情高興,我高興就隨自己的心意,那你就是私心了,你不是替天辦事了,你是替你自己辦事了。你替你自己辦事,上天怎麼會幫你,你哪裡能夠受到天的眷顧。你們要個人都要有事做,才能留住人,然後培養人才,公心人才就會出來,人才就這麼幾個,沒有在培育,你們都多少年了,講師才這幾個,辦事人員也才是這麼幾個,你們愧對上天。當然為師知道你們佛堂的起起伏伏,可是這些都是給你們的經驗,未來你們如何記取教訓,我們棄舊迎新,未來一個新的動向、一個新的開始,我們要去突破。既然是一個新的方向,眼前的難題,看你怎麼去突破,要靠大家的團結,團結就有力量,大家的向心力,不要一個人心一個方向、一個人一條路,回天之路只有一條,沒有第二條,你把路搞了這麼多條,你說眾生要選擇哪一條,你給眾生的目標與方向在哪裡?我們自己都不清楚了,了愿了愿,你們了愿少了,還想要向上天要求,給你們更多的回報。為師說了不要貪天功己利,盡自己的力量去做。未來每一個人都紅光滿面、喜氣洋洋,我們道務也是。
    ◎仁愛的仁,是不是二個人,父母對子女的慈,子女對父母的孝,兄弟之間兄友弟恭,朋友之間信,那對其他人有沒有誠?這個「仁」就是這麼奧妙,二個人人與人之間,你的人際關係,你的待人處事。那你說你有沒有這涵養德性,你每天在生活中,每天都在涵養德性。待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對怎麼樣的人怎麼樣的心態去對待,那有沒有修心?所以說道在生活中,真佛只論家常,最了不起的人都是最平凡的,能做到最平凡就是最了不起的人。我們都不想當平凡人,我們都朝著要做了不起的人方向發展,但是真正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你說道很高深嗎?沒有,道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道沒有離開,睡覺也沒有離開。你如果很清靜不會做夢。
    ◎你看「儉」,我們不是說生活要節儉,能夠節儉就是美德,那我們的心有儉嗎?想東想西想太多、要求太多、貪圖太多,這樣的心沒有儉。我們都只是在外在學儉,可是內在沒有。我們說捨得,我們願意捨身捨心,有人說捨我執我相,我執我相你願意捨去嗎?你的執著能夠捨下嗎?說捨身捨心簡單,去我執我相簡單嗎?你只要捨去我執我見,大有收穫。可是我們平常都說捨身捨心,卻不懂得要捨去我執我相我見,你才能夠正知正見。對於有些事情、有些人,徒兒們也不要當局外人、當個旁觀者,也不要把自己帶入劇情當中,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因為有些事情不是你的事,你偏偏要去管、插手,你自己要走入劇情當中怪誰,你進退不得再來怪、再來怨,沒有用的。
    ◎當徒兒們得意的時候,更意氣風發的時候,還能夠謙虛。當逆境來的時候能夠守住。為師懇切的希望,徒兒們要再精進,非常非常的懇切。
    ◎滿月格外的分明,徒兒們!切記,不要想說自己掩飾的很好,不要想說自己的毛病脾氣掩飾的很好,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滿月就是在一個圓滿,到了一個段落就結束了嗎?是另一個開始,今天我們在這裡圓滿,當是另一個開始。
    ◎人才還是要培訓,板書人才就這麼一組,講師、辦事人員也才這麼幾個,如果道務要開展怎麼夠用,人才多了道務自然鴻展,人才少就只能做些事情而已,再多也做不了。
    ◎「滿月」這是為師期許你們另一段的開始,你們覺得這樣子的辦事如何?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也許你看他們不好,你自己上台抄抄看。不要說看人家這樣抄的不好,但是你自己沒有去做過你不知道。
    ◎有時要嚴謹,不要太鬆懈了。以後這個班要有個分別,新、舊道親要分、不要混合,為師要講深也不行,講淺老道親會覺得再聽也是一樣。對於新道親為師講深一點,他們又沒辦法一時接受。剛開始人少沒有關係,我們就是以這些人根基紮好了,在去傳承,不要說為了要強求人多,你人多一雜講起道理,到底是要講深還是講淺,講太淺老道親又不想聽了,講太深新道親又一時無法理解,他會覺得這個修道不合適自己。所以我們一開始打基礎,人少沒有關係,我們先培養好這些人在去發展。新的開始、新的規畫。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修行不是只有嘻嘻哈哈,不是為了快樂而已,還要謹嚴自己。徒兒們只要把握了這個時機,未來不可限量,希望你們自己可以好好的體悟,去發揮,徒兒們!再見!

    南屏道濟慈悲白話訓摘錄(5月28日)

    ◎地有掃乾淨嗎?掃了等下又髒了。你們的心地有常打掃嗎?有說就做,沒說就不做,這是什麼道理。平常自己就要做好。
    ◎你做人有正嗎?不正就歪一邊,要學把它扶直。時時刻刻戰戰兢兢的,一不小心鬆懈就歪了。我們心地要時常打掃,塵埃太多。心有結打不開,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不打開,想借外人、外力不可以的。打死結更不容易,你得很努力的,解不開再繼續,總有解開的時候。只要耐心等待,上天都會給答案。就像在空谷中的回音也是要等待。人生中的風雨,不如意,常常都是急躁、心亂。你心不亂就可以迎接喜神的跟隨,常常保持歡喜的心,遇到的都是好事;你心亂了就不能自己作主,會有不好的來擾亂我們。
    ◎今天所有的福氣,都來自於上天給予的,我們要感恩、報恩。所做所為要合於天,不要做上天不高興的事情。求了道就好像一線曙光,把所有的晦氣、汙濁、邪氣照澈了,在我們的心中點亮了明光,讓我們知道一個方向、一條路。「道」就是路,回理天的路、回我們的故家鄉。「道」既然是路,我們從這條路來,回去也是從這條路回去。路在我們的方寸寶田。
    ◎我們累世以來輪迴,忘了自己、忘了故鄉,貪戀紅塵,迷戀假情,被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牽絆了,不知要修行,回不去故鄉。因為不知道要回故鄉,這條路沒有人走,沒人走的路雜草叢生、荊棘很多,就像山谷間無路,沒有人走就看不出路了。我們也迷失在這個凡間。今天既然知道了這條路,還得披荊斬棘,這些雜草通通斬除。
    ◎求了道,大家都很疑惑、很迷惘,道這麼好,該如何進行?該如何去做?「愿力」,愿力就是我們的指路,有一個指路的方向,才不會漫無目的,在人間遊蕩,不知如何修行。只要照著這個指路走、去做,都可以達到最終目的。你的愿力、能力、發心,首先就「發心」,心發了,可以度化天下眾生,修行成就聖業。徒兒們,愿力開創自己的聖業,愿力即是動力,有什麼樣的愿力,有什麼樣的成就。
    ◎今天天氣好,心情就好。徒兒們要常常保持開朗的、溫和的、公正的心,像太陽一樣。看到太陽心情很溫和,太陽沒有說照好人不照壞人,照化眾生的一切,陽光一升起,把所有的一切都包含了。我們的心中要常常保持一顆太陽的心,才能夠讓自己的心變得清靜,無染沒雜念,一個好的心香。 ◎徒兒們都是小濟公,有膽量、膽識,不要扭扭捏捏的,要膽大心細。要有志向,要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志向走一半,又立了一個志,到底有多少的志呢?「修道」就是要始終如一,有始要有終。
    ◎人生,有生有死,死可怕嗎?怕的人不明理,明理知道根本在哪,就不會怕了。怕不曉得究竟,將來要歸於何處?死了要去哪裡?回天堂還是地獄。
    ◎我們借假修真,在世間聖凡兼備,借凡間一切人、事、物磨練自己,恢復本來的面目本性。既然知道將來歸於何處,就立刻立愿去做,不要猶豫了,真正的人生意義跟價值。還在為凡塵打拚,像天上的白雲飄啊飄,飄到哪裡去呢?功名、富貴去追求,整天不斷的忙碌,為了這些凡事,到最後卻不知道,哪裡是你的避所。人來空空、去空空,認真打拼到最後都不是你的,房子現在是你的,你走後馬上是別人的。人只是過客,房子只是借住的。生活可以溫飽過的去就好了,現今我們要努力聖業開創。以你在人間的功德,定天上的果位。
    ◎人間的功德怎麼做?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說到財施好害怕,我佈施了用到哪裡去了?真佈施不怕假和尚,你一佈施上天就記了一功,登記有案了。今天前賢用到不好的地方,那是他的罪過,不關你們的事,你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水都能行舟,辦道自然也需要錢財。你印書、你行功,佛堂上下打點,廣結善緣,都是你的功德。沒有人可以貪圖。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沒有人敢跟你亂用的。自己做自己的功德,隨人隨喜,佛堂是不會勉強的,只是告訴你這個可以行功。
    ◎法施,舌燦蓮花,嘴巴就是要勸化人,不要講是非八卦,迷惑人心,講潮流人會心動,心怎麼清靜。我們要說好話、做好事。
    ◎無畏施,任勞任怨,做了不想要得到什麼,這樣無為的心,所給你的果報是不可衡量的。來佛堂做事、打幫助道,做無畏施,只要捨下你的時間,你能力可及的。
    ◎坐在家裡看電視、睡覺好嗎?來佛堂你可以做事、幫辦、幫助別人。來佛堂放下身段,佛性人人平等,學習謙虛禮讓,每一個人都是前賢。虛心才能受教,否則沒有人教的了你。
    ◎福也是要你自求。如何「自求多福」?有福之人,往往都是開朗之人,整天愁眉苦臉,常常不如意、不順心,就是沒有來研究道理。出班以後還是要繼續研究道理,學無止盡,不是今天學了,馬上就擁有了,要不斷的學習,人不學不知義,學了才懂得做人隨緣,隨緣就不會與人計較。什麼是「隨緣」?不要強求。今天修道是對了,修身齊家,夫妻同修彼此都能夠和諧、互相珍惜、珍惜緣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笑臉常在臉上,就會渡很多的人,每天笑嘻嘻,人會說這個修道人,這個道好,這樣就可以渡人。每天愁眉苦臉,知道你在修行,說修道人整天愁眉苦臉,還是別修好了。今天為什麼會愁眉苦臉?心有千千結,很多打不開的心結。我們更要努力研究道理,讓我們知道做事要隨份,做事情隨著本份,就不會做的不得當。做的不得當,讓人討厭,你難受,你也高興不起來。還有說話要合理,講話不合理沒人要聽,有理走遍天下。講話沒道理能行道嗎?
    ◎天堂在哪裡?(在心中)地獄在哪裡?(在心中)一上天堂,一下地獄,上上下下的,高興如天堂之中,生氣臉就像魔鬼。我們要由心作主,要修心,不要上上下下,常保持在天堂,天堂就在人間。修行不要害怕,有同修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提攜,不是一個人,最後還有為師我陪著你。
    ◎什麼事都說有明天,今日事今日畢,不要拖到明天,今天修行是今日功,明日修行是明日的功。來佛堂幫辦,人人有事做,我們要保持最高品質。做事的人做事,安靜的人安靜,你安靜了就是在護持。
    ◎三施不容易,一聽法施就很害怕,我不會講,不敢講。告訴人道很好,渡人來求道,這也是好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人靈性回天堂,而且不只是救他,一人成道九玄七祖皆超生,今天來開法會,你們的九玄七祖都有來,你們是坐著,他們是跪著。所以你們修行要謹慎,關係著九玄七祖,祖先都沾你們的光,等待著你們的功德,你們的功德才能超拔他們。
    ◎末後了,徒兒也要回家了,回理天的家。發個糖果讓你們甜在嘴裡,心中甜蜜蜜的,就覺得很幸福、很溫馨,活潑溫暖的心,就像太陽一樣,去渡化別人。糖果不要用丟的,做事要有規矩,不要亂、不要搶、也不要爭,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去搶也會從另一個方向出去。我們人要中正、規規矩矩、中規中矩,不貪不求。

    南屏道濟慈悲白話訓摘錄(5月29日)

    ◎ 心受傷了怎麼辦呢?心受傷就停止了自己的腳步嗎?是不是覺得人生沒甚麼?覺得自己人生是失敗的。想要補救,卻不知道該如何努力;想要突破,卻只能在原地踏步,當這時候你怎麼辦呢?給自己一個機會,修行改變命運。命運操之在自己手中,人都有脾氣毛病,脾氣大了就是一種力,力大了就傷命。我們常常說修行,就六個字:改毛病,去脾氣。改變了你的性格,你的個性,你的命運也會改變。
    ◎ 如果我們是比較屬於暴躁,如何改呢?(變得溫和)。如果看事情無所謂,如何改變呢。讓自己穩重,才會得到人的尊重。如果動火,那就改變自己的耐心,不要毛毛躁躁的,耐心的等待常常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上天每每總在最後一刻給你所需要的,可是往往你總是沒有耐心,不會學習忍耐。杙耐也是一種美德。如果常常顯示自己的高大,那麼你要改變能夠成為低小,不要常想要做老大,你要學習做老二,為什麼要學習做老二?因為,槍打出頭鳥,最上面的樹大招風。而你站在最高點的時候,你若不能夠謹慎自己,爬得高摔得也重。改變自己,然後真實自己。謊話說太多了,出自自己的口講到自己的身上。
    ◎ 如果我們私心太多的時候,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只為自己著想打算,上天如何還為你打算呢?上天都疼傻人,傻人有傻福。因為傻人不會打算,是無為的。太愛計較的人,你再怎麼會算,上天的一筆一劃就把你打亂了。你們不是常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 要有容人之心,不要肚量太狹隘。改變自己,有大的肚量,而且不要愛佔便宜。「吃虧,就是佔便宜」。喜歡佔便宜的人,反而是吃虧的時候多。所以,我們要改變,那裡最痛,就從那裡改。不是說「痛」改前非嗎?「指正自己的錯處,不言他人過錯,省思自己的不是,不責人的不是」,這才是真的修行者。我們要痛改前非,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你的命運。
    ◎ 命運在自己的手掌中,受人輕賤要感謝他,人家罵你,「謝謝你,感恩!」金剛經不是有說:受人輕賤可以消前世罪業,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不幸,就是在消孽。
    ◎ 人家罵你一句就動火,怎麼改變自己?別人罵你給你消罪,你要感謝他,要忍住,不要動不動火冒三丈。「一把無名火,燒遍功德林。」道理都知道,可是往往忍不住,別人說你一句,你馬上心裡回,心一念頭,不要想說出口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常說「克念作聖」,克制自己的念頭,不要想說我動的念沒有人知道,你是欺騙自己騙不了天。所以要常常克念,「克己復禮」,我們學道修道就是在克已,克制自己的定力,如八風吹不動,可以嗎?學道就是要修,忍人所不能忍;耐人所不能耐;容人所不能容;受人所不能受的苦,才是人上人啊!
    ◎ 既然我們入了這個門,當然要學佛,佛規禮節重要,一開始你可能覺得很約束,不能翹腳、坐歪,要坐得端端正正的,講話不能大聲、吵鬧,還要有禮貎、要鞠躬,你說這麼多是不是就在學禮節。好習慣一直培養,慣性慣性,久了就是你的個性、性格,一個人有禮貎,有好心腸的人,到處都走得開,去哪大家都喜歡、歡迎。
    ◎ 所以,入了門就要學,不懂的就要問,「入太廟,必問」不會的,要請教前賢該如何做。因為,你要學佛,不能說你懂,不能說不去問、不開口。以前的人讀書不是都要拜師,要很誠懇地請教人家。今天入了佛門,有那麼多前賢可以問,該如何學這個禮節?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由佛堂的執禮、獻供、禮節、壇務一些等等。雖然你說這都很細小,這也是磨煉你的心性。越是細微處,越不容易讓人察覺,越讓人覺得簡單,容易疏忽。
    ◎ 中午有吃飽嗎?你們覺得,吃飽了再吃吃得多?還是肚子餓的時候吃得多?(肚子餓)所以,我們要虛心,心要空,能夠常常虛心,對事情的來臨,才能夠去應變。就像「照鏡子」,什麼樣的人去,就照什麼樣子。可是,人一走鏡子就空了。我們的心,就要像鏡子一樣,事情來了,我們就知道如何應對。應對過了,就沒事了,才能夠就事論事。而不是事情來了,在心裡琢磨,一頓翻攪,事情就越攪越多、越攪越大,本來只是一點綠豆大的小事,被你的心一翻轉,就七十二變了,所以「人心善變」。
    ◎ 看得出來這個是什麼?(佛殿、天宮)天宮。(上天的宮殿)把天宮搬到人間來,佛堂就是天宮。佛堂是大家的,要把佛堂的責任擔在身上,佛堂就是一個大家庭。如何經營如何開辦道務呢?(點傳師:佛堂是我們的大家庭,道務運作要大家一起來護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付出)
    ◎ 為師的願景:美加地區要有個道務中心,因為你們佛堂越來越多了,各個佛堂也都在培養人才。沒有個道務中心,你們誰也不願意…(點傳師:老師剛開始說不要做老大)你們已經有一點點的各自為政了,這是「好」也「不好」,「好」表示各個佛堂都能夠發展道務,「不好」就是沒有一個中心,沒有一條金線,沒有責任、沒有追隨,到時道場沒有追隨的方向。這個道務中心你們還要嗎?(要)。奉光為道務中心,以後「美加道務」就稱作「奉光道務」。
    ◎ 徒兒們免禮,大家起來,不要太高興,這個責任很重大,有個道務中心你們也不用心裡CARE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為什麼要聽他的,沒有彼此不服。雖然說競爭不好,可是需要給自己有點壓力競爭,看別人做得這麼好,你一看就自己更加努力,否則只有一組人員沒競爭力,怎麼擺爛都沒有關係,反正你只有我,這樣不好,佛堂這樣不會成長。
    ◎ 所以你們掛一個道務中心,寫一個道務中心-「奉光道務」,慈音佛堂、慈明佛堂、奉德佛堂、奉賢佛堂…等等,道務就這樣稱呼。各自佛堂栽培人才,但是以道務中心來統籌一切,自己為政不合乎道理、不合乎佛規,這樣沒有承上啟下。人員栽培,譬如說獻供人員不能只有一組老道親,讓老道親栽培一組獻供人員,新的人員可以栽培好幾組,好幾組要互相配合,新的可以向老的學習。這樣的運作,才能培養出一個團隊精神及配合默契。人才栽培是要訓練的,這樣各個組都有好幾組人才,才不會新道親沒事做就跑了,廚房有好幾組一起運作,同時一起煮。五組一起運作,如何產生默契而且不會互相干擾,並把它做到最好,這個都是平常要訓練、平常要切磋,你們要培養出一個團隊。
    ◎ 你們這一支團隊培養出來,到哪裡都讓人羨慕景仰。要有這樣的認知,剛開始比較困難,但是這個不做不行,才不會人才缺乏,道務宏展不是只在這一州,到其他州都有人才。人才去了,再栽培當地人才起來,這樣道務才會宏展,如果不改變這個格局,永遠就這麼狹隘。你們不改革不行,人才流失,永遠都只是這些人。班員不要想說:「這個好像跟我沒關係!」大有關係!我們是佛堂的一份子,都想擔一份使命、一支最堅強的團隊,你們就是上天的好幫手。
    ◎ 我們常說:立愿乘愿而來,你聽道理,馬上發心、馬上渡人,那就是你前世立的愿,前世有修,要來搭幫助道,要來三曹普渡。今天你認清自己的使命,幫助上天大開普渡,你就是上天最好的幫手,上天的兒女。
    ◎ 改變命運,你自己要覺醒,只有修行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 人生來這世間都是有因緣的,既有因緣也有因果業力,不要怨嘆今生你所承受的,那是你自己的因果業報。如何消冤解孽?你必須去實踐,行功立德,彌補自己的過錯。唯有修行,才能圓滿你的人生。
    ◎ 為師說的奉光道務,你們樂意嗎?(願意)配合承擔可以嗎?(可以)佛堂的佛規,要「謹慎」,該如何進行?佛堂的體制要出來,不要一人講一樣,到時候不曉得誰是對的誰是錯。
    ◎ 辦事情,大的體制不制規矩要在變,小的可以活潑玲瓏。不要前賢做到了,對後學說:「沒關係!都可以啦!」這是在教後學嗎?你這是讓後學不懂規矩。規矩要教,不要隨便,道親新來不教,後面成型了再難改變。辦事可以活潑玲瓏,但是宗旨要拿好,這樣佛堂才會欣欣向榮。為師說的你們懂嗎?對於怎麼樣統籌道務,你們再去規劃規劃,天事人辦,如何去推轉道務?你們有個體制、有個策畫,大家一同努力。
    ◎ 水果茶好了嗎?大家一同來祝福,你們的心願都在這裡,自己發的心不要忘記了,發了心願就要去做,有沒有人後悔沒發?所以,人家說要把握機會,時機錯過就沒有了。普渡時間一過,你想再求道也沒有,趁現在佳期,一世修一世成,是現今才有的機會。把水果茶倒一倒、分一分,我們一同來祝福,祝福我們道務中心-「奉光道務」、慈音佛堂、慈明佛堂,這樣大家都無話說。為師說的喔!
    ◎ 你們要打造出一支最堅強的團隊,各組人才通通要具備,文書不能只有一組,要好幾組栽培新的人才,你們這些老道親才會精進。
    ◎ 經典班不能停,道務發展不能停,大家都要動起來,有動才有活力,才會成長,才會知道哪裡需要再改進。你看,流水不腐啊!只有沒動時,一些毛病習氣都跑出來了,唯有「動」,才會進步。你們佛規禮節要遵守,旁邊都有護法神,要時常來佛堂聽道理,你們祖先才有機會優先來聽道理。動的時候,手動、腳動、嘴巴不要一直動,嘴巴動做事就慢、就吵雜。動了才有力,你有在動上天才會撥轉機會給你,才會給你因緣。就像你有心渡人又渡不來,上天會幫你,你想渡他才會想辦法。如果你不想去渡,你會想辦法嗎?你有動,才會解決你的困難、困境。
    ◎ 今天作為師徒,為師對每位徒兒都有一份責任、都有義務。希望徒兒們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可是,為師德薄,總是讓徒兒們受苦,徒兒們遇到困境,為師無能讓徒兒有更好的環境來修辦道。千言萬語,總是希望徒兒們修辦能有始有終。若不行功,因果業力牽纏不慎相絆,當你要成長時又退縮了。可是,「人定勝天」,只要你對修辦有決心。有這個「信」,相信上天相信自己,相信眾生恂可以成佛,為師相信你只要不退,你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 雖然處在逆境中,可是沒有逆境如何增長智慧呢?每個人都需要智慧,要得到智慧是經過千磨百煉。修行每個人都有一段過程,都有不順利,其實在磨煉當中有你不足的地方,就是你需要學習的。有些人需要學習自己的「堅定」,有些人需要「毅力」,有些人需要「決心」,你需要什麼上天就給你什麼。當你在磨煉時,那就是上天要給你的,等你學到了,你再往回頭一看才知道感恩,原來那就是你缺乏的。所以,徒兒們你們要加油。
    ◎ 祝福佛堂喬遷第一班法會,也祝福奉光道務未來願景是美好的。我們展望未來。(謝謝老師慈悲)乾杯,加油呀!(謝謝老師慈悲)。我們剛開始求穩不求快,腳步穩了。「高樓大廈平地起」,地基穩了,要幾層樓都沒問題。
    ◎ 徒兒們,今天我們同在一條船上,彼此緣份深厚才能聚在一起,否則,你為什麼沒有在別的道場求道?而今天能成為同一個佛堂的一份子,是大家累世修行的緣份,大家要珍惜這緣分,彼此珍惜、愛惜、鼓勵、提攜、愛護,而不要有怨忿,不要傷了和氣,彼此就不來往了。既然稱為修行人,就不要做如此的事情,不要一點點氣憤,就不來佛堂了,那是你自己的損失。
    ◎ 佛堂是大家的,是老母的,大家共同護持,為上天做事,你不是為誰做事,你不是為為師我,也不是為點傳師為前賢做事,你是為上天做事。既然是為上天做事,就不要存個人私利。
    ◎ 個人「私」,久了變成「濕」,變成乾濕的濕,濕了就會容易滋長不好的東西,所以一切以公心。今天你既然捨身捨心、為佛堂付出,你又沒有得到什麼,又不是為了個人求回報,為什麼要存私心呢?不要為了道名道利而努力,那都不是最終的結果,上天要的一份心。你的心始終如一,一個念頭為眾生,你為眾生打算,上天就為你打算,徒兒不要計較將來結果如何。只把握當下,當今為眾生而努力。
    ◎ 今天,我們為師徒是有約定,徒兒們都來幫助三曹普渡,每個人承擔你自己的使命。使命沒有分大與小,而是看個人的能力,做你能做的,佛堂事務繁多,各個工作都要有人做,不要做事的人都那幾個。工作分細一點,讓人人有工作,有責任有使命,徒兒完成你的工作,就是完成你的使命。
    ◎ 時間不早了!唱唱歌,為師就要走了。雖然,你們看不見為師,但為師都在你們的心裡,沒有離開過。
    ◎ 該怎麼來就怎麼來,該怎麼去就怎麼去,人不可貪心妄想,自作自受,再唱吧!為師總是想再看看徒兒們,捨不得離開。可是,時間總是催促我們離開,希望能夠看看徒兒們,送送為師,這班法會後,下次不一定這些人都能再來。人生相聚難,總是隨緣聚分。見一次面少一次。「一句諾言,不過輪迴一場。」希望徒兒們的諾言,不要經過風霜就變了味,下次來見到你們,要比現在還成長,在佛堂擔當使命擔當職責,這是我們師徒的約定好不好?舉起你們的右手,跟為師說說再見,徒兒們再見!